安吉生态保护的一脉相承,除考古遗迹、文献记载和碑刻记录等可以得到佐证外,一些涉及景观的历史地名及古人对其赞颂的诗篇,不乏是一个具有较强说服力的补充。
通过调查与研究发现,在安吉众多的历史地名中,有一类地名,以其自身的清新秀丽为气质,以周边的绿水青山为底色,有的养眼,有的动听,有的通俗,有的耐品,古人对其呈现的景色也是大加赞赏,用志书、诗词等方式加以记录。这些地方“群山拥翠”、“春色似揩”、“众流支错”、“山花相映”,是一幅幅镶嵌在美丽安吉大地上的多彩画卷,折射出安吉自古以来优美的生态环境。
《东禅寺碑记》:“故鄣(安吉前身)为古名邑。崇峦远峰,盘礡秀气;深泽碧湾,曲折浚流。识者喂其山泽之势雄深爽拔,必有泄其灵者。”《安吉县新建东岳行宫碑记》:“湖之安吉,群峰回环,嵱从崨嶫。长溪萦带,靡迤溶漫。地富丝枲,人用饶益。豪商杰贾,万里辐辏,为东南大邑。”二块碑刻都记录到天目山的雄浑之气,苕溪水的碧波之秀。除清丽的表象外,“地富丝枲,人用饶益;豪商杰贾,万里辐辏。”还证明了安吉殷实的“家底”。
自古文人对美丽又舒适的安吉亦着墨甚多,*具代表性的是南朝文学家吴均,他在《山中杂诗》中对家乡的美景作了如下描绘:“山际见来烟,竹中窥落日。鸟向檐上飞,云从窗里出。”短短数语,勾勒出安吉山居生活的舒适环境。
“湖州安吉县,门与白云齐。禹力不到处,河声流向西。去衙山色远,近水月光低。……”唐代诗人周朴在《题董岭水》中将安吉山高水近的景象描写得惟妙惟肖;元代书画家赵孟頫眼中的故鄣则是“山深草木自幽清,终日闻莺不见莺。好作束书归隐去,蹇驴来往听泉声。……”
西苕溪,又名西溪,龙溪,发源于天目山(旧称浮玉山)。其主流南溪和西溪在递铺街道六庄村长潭汇合后称为西苕溪。其下有龙王溪、浒溪、递铺港、浑泥港和晓墅港等支流汇入。西苕溪东南西北向贯穿县域,总长108公里。
由于苕溪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,进入秋天,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,引人注目,当地俚语称芦花为“苕”,故名。
西苕溪不仅是太湖流域古人类文明的摇篮,更是古代安吉打开山门,走向世界的主要通道,是孕育安吉生命的母亲河。
西苕溪碧波荡漾,风光旖旎,引来了无数文人骚客对它的赞美和讴歌。现择取宋代**宅的《苕水》和元代赵孟頫的《题苕溪》二*诗以飨读者,共同领略其婀娜的丰姿和清澈的水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