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5日6时讯(记者 李袅)把一页页作文纸打印成一册册作文集,孩子们笔下的“世界”从身边的观察到各自对生活的体悟。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语文教师欧琴带着学生走进生活去看、去听、去触摸感受,曾令人头疼的作文课成了孩子们难忘的童年记忆。
在育英小学校门前,一棵树干高大、枝叶茂密的黄桷树陪伴着全校师生每天上学、放学。以这里为起点,穿过操场,欧琴曾带着学生细致地观察这座美丽校园。
“大家数一数,左边的小叶榕一棵一棵连起来像什么?”跨进校门,学生们的目光随着欧琴的指引一眼望去。
“写作文,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观察,写的作文不生动。”欧琴想到了这个“身临其境”的办法,每一届她都会把容易操作的题材保留下来,让孩子们练一练。“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去观察,等到他们学会这种方法,才会去留心周围,就不会觉得写作文很难。”
针对学生写作文时找不到材料,欧琴想到跟班里的活动相结合。有一次,写“记一次活动”的命题作文,见孩子们交头接耳找不到写作方向,欧琴提议举办一场曾在班级活动中大受欢迎的“美食会”。
活动现场,有的学生擅长操作,有的则大快朵颐,欧琴一边让学生了解组里的同学都做了什么菜,学到了哪些手艺,一边拍下吃相*特别的孩子,在课上回顾了这场活动。
因为有了亲身感受,那一次的作文效果在欧琴的意料之中,“写得很真实,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,学会观察周围的世界才能找到能写的点。”
在欧琴的班里,每学期她都鼓励学生挑选出满意的作文汇集成册,等到毕业典礼时,这些作文集见证了孩子们作文水平的进步,也记录下他们成长的足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