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绿杨城郭是扬州”,这句话出自清代诗人王渔洋的《浣溪沙·虹桥怀古》。他所说的“绿杨”其实指扬州城内处处可见的柳树。柳树是扬州的市树,逢清明前后,城中柳叶飞舞,“诗仙”李白曰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。
扬州柳有太多的故事。在许多老扬州心里,柳叶是可做成清明节气的柳叶饼、青团的食材;而在市友好医院69岁的中医张锡元手下,是一张张可以医*各种疾病的验方。
有人说,扬州的风情全在于柳树。扬州的柳树栽种历史长,种植面积广。自古以来,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不惜笔墨,尽情赞美着扬州的柳树。
值得一提的是瘦西湖里千姿百态的柳树。多次下江南巡游扬州的乾隆皇帝,特别喜欢城内婀娜多姿的垂柳。为得皇帝欢心,官员和盐商在瘦西湖两岸广植柳树,使瘦西湖至今仍是“两堤花柳全依水,一路楼台直到山”。
其实,柳树是园林绿化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树种。只不过生长于扬州的柳,与这座城市的气质更为契和,不仅是装点城市的特色绿化,还充分展现了扬州城的美学风格。“街垂千步柳,霞映两重城”,唐代诗人杜牧对扬州及扬州柳的印象跃然纸上。
前天是清明节,烟雨之中的柳树,对老扬州而言,又多了一份特别的意味。70多岁的老扬州汪维国说,清明插柳是扬州的古风,据说是为了纪念农事祖师神农氏的,柳在人们心目中,有避邪的功效,可以求吉祥。在他的记忆中,人们采柳树嫩芽,和入面中,烘烤成饼。“过去每逢清明时节,小吃店里均有出售,特别是新北门城外,有很多制售柳叶饼的小贩,向游人兜售。”
虽然如今的日子过得很富足,但家住老城南河下的赵秀莲大妈,仍有在清明节前做青饼的习惯。“有豌豆馅的,还有柳叶馅的。”赵大妈说,现在很少人做青饼了,即使做,也只会做豌豆馅或青菜馅,而不会费精劳神去做柳叶馅的。
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在《老扬州的清明美食》则详细地描述了如何用柳叶做成青团。“青团是用刚刚发芽的柳叶,洗干净后,和上米粉做成的,大小如鸡卵,放在水里煮汆,如下饺子一样。因为柳叶的汁是青的,故粉团也呈青色。青团的色彩很鲜艳,却并不十分好吃。我的印象,它一是味淡,二是黏牙,三是冷了便发硬,总之我不大喜欢。”